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上海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10期文章
  • 内镜切除术联合疏肝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多发息肉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内镜切除术联合疏肝和胃汤治疗胃多发息肉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多发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内镜下切除术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治疗组结合疏肝和胃汤内服,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

    作者:陈晶;肖君;张小琴;韩树堂 刊期: 2017- 10

  • 针灸联合耳穴疗法配合三阶梯止痛药对癌性疼痛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耳穴疗法配合三阶梯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者均予基础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组加用针灸联合耳穴疗法,对照组加用假针灸联合假耳穴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1日,观察三阶梯止痛药的使用情况与副反应情况,比较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生存质量评分(ZPS)及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CD3+、CD4+、CD8+、CD4......

    作者:吴继;王瑶;张琰;赵海音;王中奇 刊期: 2017- 10

  • 针刺结合足部反射区放血治疗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足部反射区放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结合足部反射区放血疗法,对照组予卡马西平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日、随访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疼痛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7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

    作者:郭芷宁;庞勇;唐玉财;刘春 刊期: 2017- 10

  • 张锡纯黄芪、知母同用18方配伍解析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黄芪与知母同用的18首方剂,治疗七大类内科疾病.黄芪与知母性味相反,一补气一养阴,功用也升降散收不同.张氏二药同用的18方中,芪知等量,体现气血同补、如布云雨,补清同用、息内外风,寒温同调、相制为用3个配伍特点;芪重知轻,多体现培本升陷、防涣固脱,举陷通利、气化有司,甘苦齐下、消补兼施3个配伍特点;芪轻知重,则肺脾同调、滋阴固涩.通过18方的配伍特点了解张氏辨证施治......

    作者:杨福双;苏鑫 刊期: 2017- 10

  • 郁证发微(二十七)——郁证痞满论

    探讨郁证性痞满的病脉证治.郁证性痞满主要是指由情志因素触发或加重的胃痞与腹胀;其病机是“无邪无滞无形”之气郁,也可以是气机郁滞继发引起的食滞、痰阻、瘀血及气血亏虚;其临床表现除脾胃病症状外,也可以伴其他广泛多样的症状;其形态既可以是单纯郁证,也可以是病郁同存;其治疗既可以从郁论治,也可以病郁同治.从郁论治的原则主要包括疏肝理气消痞、运脾祛湿、化痰导滞等.鉴别痞满是否属于郁证,当参考实验室检查.郁证......

    作者:蒋健 刊期: 2017- 10

  • 陆金根治疗泄泻相关疾病经验

    介绍陆金根教授治疗溃病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炎、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回盲部炎症、放射性肠炎等泄泻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其发病机制复杂,相关因素众多.提出清热凉血、益气养阴、理气通络、柔肝健脾等治则.治疗以整体观念为核心,主张对各类泄泻进行分病、分期论治.并举验案1则.......

    作者:郑德;黄仁燕;梁宏涛;姚一博;彭军良 刊期: 2017- 10

  • 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者中医体质和辨证分型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目的探讨社区轻度认知障碍者中医体质、辨证分型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纳入118例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中的有关标准辨别中医体质类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水平;比较不同体质类型、不同中医证型IL-1β、IL-6水平的差异.结果①118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平和质65例(55.1%......

    作者:秦虹云;郭祎;张明 刊期: 2017- 10

  • 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小儿发热的体会

    六经辨证源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将人体对疾病的反应状态分为六大类: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种病理状态之间既有分别,又相互联系,如有传经,有并病(一经未罢,一经又起),合病(两经病同时发作)等,六经辨证理论为后世医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辨证论治思路.笔者体会,此理论在临床治疗小儿发热的过程中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崔德强;凌云 刊期: 2017- 10

  • 施杞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介绍施杞教授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初期治以活血化瘀通络,中期益气化瘀,晚期补益肝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注重立体思维分析,除中药内服外,还可外敷中药,配合耳穴按压、整腰三步九法、十二字养生功、骶管封闭等方法.......

    作者:莫文;李晓锋;叶洁;笪巍伟;施杞 刊期: 201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