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施杞应用补肾法治疗颈椎病经验初探
介绍施杞教授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注重肾与颈椎病密切相关的理论,治疗颈椎病强调分初期、中期、末期而采取不同的方法,自始至终贯穿补肾之法.......
作者:董毅;唐德志 刊期: 2006- 10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的多元分析
目的运用多元分析法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3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肝胃郁热、肝胃不和、胆(肝)热犯胃、气郁痰阻及脾胃气虚等5大证候群.本病以实证居多,以气滞、郁热、湿热、痰阻出现频率高;虚证以气虚为主,或郁热伤阴.结论本病病机为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升降失调,胃失和降.......
作者:朱生樑;孙永顺;马淑颖;王晓素 刊期: 2006- 10
-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肾穿刺后血肿23例
评价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肾穿刺后血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B超确诊的肾穿刺后血肿患者23例,给予口服加味桃红四物汤结合辨证治疗,1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血肿消失所需疗程数、出凝血指标以及肝肾功能等生化项目的变化情况.结果血肿消失需要1~8个疗程,平均3.4周;对出凝血指标中的TT、APTT、PT有轻微影响,但治疗后数据仍在参考范围的上限之内;肝肾功能、血脂、血常规治疗后无明显改变,尿常规中红......
作者:金亚明;朱戎;张春菘;李明;邓跃毅;沈玲妹 刊期: 2006- 10
-
以整体理念治疗下肢慢性溃疡
下肢慢性溃疡亦称臁疮,俗称老烂脚,是难以治疗的外科常见病.下肢慢性溃疡因热邪与湿邪相聚兼加所致.当客于经络之湿邪阻于下焦致使气血凝滞之时,若热邪下迫便因气血凝滞而结郁,而湿热集聚所形成的微循环障碍使血液中营养和抗体缺乏,正不胜邪,便易蕴酿成病.有此病因,故临床所见此病大多由静脉曲张引起,也可由丹毒暴发引起,还可由外伤、糖尿病、脉管炎、骨髓炎等引起.笔者认为,欲取得对下肢慢性溃疡治疗的良效,须有整体......
作者:陈诗吟 刊期: 2006- 10
-
芩丹胶囊对阳亢血瘀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芩丹胶囊对阳亢血瘀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栓前状态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1例阳亢血瘀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芩丹胶囊、与西药依那普利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压、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水平、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
作者:梁粟;张继东 刊期: 2006- 10
-
尖锐湿疣中医证型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Th1/Th2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mRNA表达的相关性,为CA的客观化、微观化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CA患者随机分为Ⅰ型-湿热蕴结型(24例)和Ⅱ型-正虚邪恋型(18例),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IFN-γ、IL-4、IL-10mRNA表达水平,并与2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结果湿热蕴结......
作者:张春敏;张春红;史永俭;魏国;杜锡贤 刊期: 2006- 10
-
射干合剂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射干合剂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用射干合剂和小儿止咳化痰糖浆治疗,疗程3至6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射干合剂治疗小儿咳嗽优于小儿止咳化痰糖浆.......
作者:胡红;俞建;汪永红;时毓民 刊期: 2006- 10
-
贯叶连翘与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贯叶连翘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30例(服用连翘逍遥膏)、西医组30例(服用赛乐特)和连翘组30例(单用贯叶连翘提取物)进行对照研究,疗程均为4周.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为97%,连翘组为73%(P<0.05),西医组为93%;3组BDI与HAMD比较表明,中医组和西医组抑郁症状改善明显(P<0.05或P<0.01);3组药物不良反应显示中医组不良反应......
作者:阮鹏;阮浩然 刊期: 2006- 10
-
补运通便法治疗便秘经验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老年体弱、产后、病后及大部分慢性疾病在疾病过程中并发的便秘是由脾、肝、肾三脏功能虚衰所引起,临证采用补运通便法通过补运三脏治疗虚证便秘.附产后血虚便秘、习惯性便秘、慢性结肠炎便秘、慢性胃痛口疮并发便秘、慢性肾炎蛋白尿便秘、中风后遗症便秘等6则验案以佐证.......
作者:余日新 刊期: 2006- 10
-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疗效评价相关因素的探索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而现今沿用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不能客观反映以上特点.本文分析了其不适用于中医治疗肿瘤疗效评价的原因,同时分析现行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及相关因素,包括生存质量(社会、心理、生物学方面)、实体瘤缓解率以及生存期等诸多因素.结合中医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特点,认为生存质量、生存时间、肿瘤缓解率......
作者:施志明;田建辉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耳穴贴压干预胫腓骨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 2 张仲景医方与《汤液经法》考
- 3 调衡筋骨法在骨伤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
- 4 针刺结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40例疗效观察
- 5 大黄(庶虫)虫丸临床应用例述
- 6 中药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 7 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并发症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8 试论吴鞠通承气汤类方及其临床应用
- 9 大承气汤在抢救儿童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自发性肾破裂中的应用
- 10 健儿清解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200例
- 11 氧化苦参碱的血管舒张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12 吴敏运用海派膏方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临证特色
- 13 益气化瘀为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临床观察
- 14 健脾补肾利湿方对高尿酸肾病模型大鼠抗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15 剑形针针刺为主治疗颈椎病235例
- 16 中药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 17 HPLC法测定丹参和丹参配方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的研究
-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与IL-6和IL-8的相关性研究
- 19 丹皮、丹参药对清热活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 朱南孙妇科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