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乳移平含药血清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和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乳移平含药血清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制备不同浓度的乳移平含药血清(10%、20%、30%、40%),并以10%、20%、30%、40%空白血清作对照,采用噻唑蓝(MTT)方法测定含药血清对4T1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佳作用浓度和佳作用时间.②设空白对照组、TGF-β1对照组、TGF-β110%乳移平含药血清组、TGF-β120%乳移平含药血清组;除......
作者:叶依依;刘胜 刊期: 2017- 10
-
HPLC法测定乌饭树叶中乌饭树苷含量
目的建立乌饭树叶中主要活性成分乌饭树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染色活性跟踪法,分离鉴定有效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Cosmosil-5C18-PAQ(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3%乙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结果乌饭树苷为乌饭树叶主要有效成分,其色谱分析的分离度良好,在0.05208~0.5208g/L范围内线性良好,......
作者:赵建萍;吴云;牛忻;张庸雪;徐幸琦;刘江云;郝丽莉 刊期: 2017- 10
-
载蟾毒灵Pluronic-PEI纳米微囊通过抑制miR-497介导的IGF1-R-PI3K-Akt通路抗大肠癌侵袭转移
目的探讨载蟾毒灵Pluronic-PEI纳米微囊通过抑制miR-497介导的IGF1-R-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肠癌Lovo细胞体外及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miR-497转染大肠癌Lovo细胞,观察载蟾毒灵Pluronic-PEI纳米微囊对Lovo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miR-497介导的IGF1-R-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调控作用.建......
作者:胡明泰;胡强;殷佩浩;段友容;刘霖;欧阳常娟;谢东浩;曹雷;邱艳艳;程韵枫;王向东;周明;邹瑜;李荣鑫 刊期: 2017- 10
-
健脾解毒方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幽门螺杆菌诱导的胃癌血管生成因子的研究
目的研究健脾解毒方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HP标准株NCTC11637与人胃癌MKN45细胞共培养的方法感染MKN45细胞,分为对照组、HP感染组、健脾解毒方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5g/L、1.0g/L和2.5g/L),采用ELISA法检测健脾解......
作者:刘宁宁;周利红;孙筱婷;李春浦;李琦 刊期: 2017- 10
-
全程与间断推拿对延缓失神经大鼠骨骼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与间断推拿手法联合跑台训练对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效应.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失神经对照组、全程推拿组和间断推拿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建立坐骨神经失神经模型,造模后休整3周.全程推拿组给予2个月捏法手法及跑台训练,每天1次;间断推拿组先给予1个月捏法手法及跑台训练,每天1次,后期静养1个月.各组于干预后2个月检测腓肠肌湿重比和细胞因子(IGF-I/......
作者:陆永嘉;严隽陶;马书杰 刊期: 2017- 10
-
广藿香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广藿香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广藿香为临床常用的芳香化湿药,主要含有广藿香醇、广藿香酮等挥发性成分和黄酮类等非挥发性成分,其具有保护胃肠道、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镇痛、解热、镇吐、止咳、化痰、通便、抗氧化、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系统等药理作用.......
作者:徐雯;吴艳清;丁浩然;修彦凤 刊期: 2017- 10
-
核磁共振成像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观察人体内部各生理病理器官组织,对于中医药传统“司外揣内”认识人体的方法是一个根本性的补充.近年应用MRI分型辨证研究发现,腰椎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股骨头坏死、乳腺癌、乳腺炎、中风等疾病的各种证型之间体内局部形态结构变化不同,尤其是实证和虚证之间差异明显;中药复方疗效应用MRI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体内结构形态的变化;中医针刺危险穴位应用MRI弥补了为避免损伤重要......
作者:郑春月;俞仲毅 刊期: 2017- 10
-
李东垣药证(症)初探
通过梳理《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二书中的方药及其加减,探求东垣药证(症).根据《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原文,以证(症)类药,逐一罗列,归纳分析.药症(证)主要涉及头(包括神志)、胸、肺、胃、胁、腹、二便、痹、痿、汗出等方面的症状(证候).结合四时寒热、虚实寒热转换,用药逐层递进是东垣二书方后加减对症(证)治疗的大特色.......
作者:顾思臻;窦丹波 刊期: 2017- 10
-
《儒门事亲》中情志病治法的探究与启发
分析、总结《儒门事亲》中情志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认为情志病是由正气不足,阳气逆上,肝木乘脾,气机失常而发病,治以情志相胜、以习愈惊之法.结合现代心理学及现代心理疾病发病特点,探讨《儒门事亲》情志理论对现代情志病治疗有启示作用.......
作者:张莹莹;杨双波 刊期: 2017- 10
-
唐以前辨治痰饮的源流和发展
述评唐以前辨治痰饮的医学成就.对唐以前著名医学著作进行研究,发现《黄帝内经》对痰饮界定欠清晰,提出了脏腑水液代谢理论和气味配伍组方规律;《伤寒杂病论》将辨治痰饮系统总结,上升到理法方药的高度;《诸病源候论》系统总结了人体产生痰饮的病因病机,《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方》广泛搜集了唐以前辨治痰饮的方药经验,丰富了辨治痰饮的学术体系.张仲景创辨治痰饮病理法方药体系,达到高水平,因此唐以前辨治痰饮的医学成就......
作者:许金泉;陈锦汝;陈烨文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丁学屏运用经方辨治糖尿病经验撷英
- 2 胜红清热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89例
- 3 除湿止痒合剂治疗湿疹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IL-4水平的影响
- 4 蒲黄治疗糖尿病的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 5 柴胡橘叶汤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30例
- 6 足三里烫熨对老年结直肠癌开腹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
- 7 健脾止泻汤结合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 8 调胃消痞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观察
- 9 65例蝮蛇咬伤的急救和辨证施护
- 10 对针灸 “入世”的思考
- 11 复方珍珠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前期疗效观察
-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成人川崎病1则
- 13 吴茱萸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
- 14 柴胡止血液对置器家兔子宫组织C-型利钠肽含量的影响
- 15 葛根素治疗动脉硬化的研究进展
- 16 陆氏银针配合肩部松解手法治疗肩凝症30例
- 17 中西药治疗银屑病96例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分析
- 18 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理论探讨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技术规范
- 19 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30例
- 20 基于关节力学失稳方法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