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气血变化对穴位伏安特性的影响
为研究人体气血变化对穴位功能、特性的影响,以自制智能型经穴伏安特性检测仪,动态测定25名献血后大学生穴位伏安曲线.结果发现献血后第4日太冲穴伏安面积、惯性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冲阳穴惯性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第7日后则得到恢复.提示,太冲、冲阳穴可较敏感地反映体内的血气变化;献血对机体的影响是轻微而短暂的.......
作者:魏建子;周钰;王捷生;王彩虹;邱静;周玉宝;沈雪勇 刊期: 2002- 03
-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近况
从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两大方面对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肾病(DN)的临床报道作了回顾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辨证与辨病组方用药,能提高疗效,延缓DN的进展.......
作者:毛黎明;俞东容 刊期: 2002- 03
-
关于新世纪针灸临床教学的几点探讨
针对针灸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不广、临床适应性弱的问题,就新世纪里如何加强针灸临床教学发表见解.认为围绕针灸临床技能及其作用特点、适应病症和影响因素这四大要点进行反复训练是提高学生临床水平的切实有效保证,对于引导学生掌握针灸临床诊疗思路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就此对四大要点作了简要归纳和介绍.......
作者:何金森 刊期: 2002- 03
-
反阿是穴——肌肉起止点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反阿是穴疗法是在取穴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学和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它具有和阿是穴相反的分布规律及特性,对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均有较好的疗效.并介绍反阿是穴的命名、定位、临床运用、注意事项等.......
作者:张文兵;陈羽霄 刊期: 2002- 03
-
对针灸 “入世”的思考
就针灸学的发展道路发表见解:主张针灸学的发展应走中西医学结合的道路;认为在针灸学的中西医学结合过程中既不能厚今薄古,也不可厚古薄今,而应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批评当前针灸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提倡严谨务实的学风;指出,针灸学不必等待与中医学同步发展,而应争取尽快融入现代医学.......
作者:魏稼 刊期: 2002- 03
-
加强沟通,推进中医英语翻译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医药发展的思考之二
......
作者:禾木 刊期: 2002- 03
-
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字翻译的研究
我国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是世界文化史中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医药学是其瑰宝之一.中医药学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并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药学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文字上的差异,它的传播受到严重的局限,使其影响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对外学术交流受到一定的妨碍.因此,中医药学资料的翻译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欧明 刊期: 2002- 03
-
痰饮治法方药刍议
围绕痰饮的治法方药,整理分析中的有关内容和后世医家的相关认识.认为奠定了痰饮治法方药的基本框架,其主要特点为用药偏温、开泄为主、温或泄适可而止;后世医家则更多考虑痰饮的治本问题,强调行气、扶正与审因,重视清热药及化瘀药的配合.指出了上述针对痰饮的治法方药对现代临床仍有价值.......
作者:张再良 刊期: 2002- 03
-
当归四逆汤治疗重症顽疾举隅
介绍运用张仲景中名方当归四逆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先天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痛经、顽固性荨麻疹等重症顽疾的临床经验与心得体会.......
作者:赵明芬 刊期: 2002- 03
-
蒋健医师临床验案之特色
通过随从蒋健医师侍诊,总结经验,介绍蒋医师对有关消化系统病证泛酸、便秘、滑泻、腹胀、痔漏等临床验案的特色.......
作者:万丽艳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雷公藤红素对大鼠脑缺血后血管新生和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 2 《东医宝鉴》针灸学特色探析
- 3 髌韧带内侧缺损构建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初探
- 4 甘麦大枣汤及其不同加味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比较
- 5 芍药甘草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偏瘫大鼠痉挛状态和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 6 陆金根辨治气阴两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经验
- 7 矫正颈椎“筋出槽骨错缝”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远期疗效观察
- 8 剑形针针刺为主治疗颈椎病235例
- 9 李佃贵从浊毒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 10 推拿手法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颞下颌关节移动度的影响
- 11 右归饮择时使用对肾阳虚大鼠睾酮昼夜节律的影响
- 12 葛根芩连汤治验3则
- 13 “同病类治”法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 14 金洪元辨证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经验
- 15 连建伟外科病治验举隅
- 16 泻浊解毒通络法对糖尿病痛风模型大鼠血清FOXOL、 VCAM-1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 17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阻发热之经验
- 18 中药药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86例
- 19 益肾凉血抗敏汤治疗儿童IgA肾病54例
- 20 琵琶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