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首页>上海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02期

古代痿证名实考

王丽慧;周国琪

关键词:痿证, 痿病, 足痿, 偏枯, 脏痿, 阳痿
摘要:梳理古代文献中痿证的概念,对照当今痿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者在概念上的差异.认为古代痿证具体含义主要分两层:一是广义的痿,指以功能衰退甚至不用为病机的疾病,如足痿、偏枯、脏痿、阳痿等;二是狭义的痿,指足痿.指出:广义的痿,范围明显广于今之痿病;狭义的痿,就发病部位而言较今之痿病范围偏小,就临床特点分析包含了今之痿病之外的硬瘫.古人对痿证的认识,对于当前痿病研究有参考价值.提示梳理古代痿证和今之痿病的异同,是合理继承前人遗产的首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