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上海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糖肾1号方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糖肾1号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糖肾1号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

    作者:储瑾;何立群 刊期: 2017- 06

  • 荷叶临床效用发微

    根据本草和医籍记载,总结分析荷叶的临床效用,主要有解暑清热、升举中气、凉血止血、降脂减肥,具有广泛临床意义.......

    作者:朱怡;顾联斌 刊期: 2017- 06

  • 中医理论创新之我见——以“利湿退黄”“利胆退黄”为例

    黄疸病的中医治疗观,从占代的“利湿退黄”演变为与现代医学认识相结合的“利胆退黄”.通过分析二者的机制及之间的关联性,阐释中医理论存在的缺陷、中医理论创新的必要性以及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的关系.认为可通过对中药的现代临床新用进行归纳,发展中医药理论,使得理论与临床的接轨更为契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也更易为现代科学体系所理解和接纳.......

    作者:蒯仂;施雪斐;吴人杰;沈小珩 刊期: 2017- 06

  • 郁证发微(二十三)——郁证尿频论

    探讨郁证性尿频的病脉证治.惊惶忧思可致小便淋沥不利,思虑过度可致小便频数,肝痹气郁可致不寐、尿频.其病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心气不足、心肾气虚(或心肾不交),或心火移热于小肠;另一类是肝气郁结或化火.郁证性尿频具有显性或隐性郁证的临床特征,需重视从郁论治,包括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清肝泻火、养心清心安神及交通心肾等.现代医学神经性尿频、精神性尿频、心因性尿频等大抵属于郁证性尿频范畴.......

    作者:蒋健 刊期: 2017- 06

  • 苏励治疗白塞病经验

    总结苏励教授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肝经湿热瘀毒为标.治疗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邪正盛衰,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先,扶正贯穿始终,并根据病情分期论治.......

    作者:朱竹菁 刊期: 2017- 06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针刺治疗癌痛选穴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总结针刺治疗癌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癌痛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2016年6月30日前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万方医学网收录的针刺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癌症病名、疼痛部位、穴位处方等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利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工具,分析针刺治疗癌痛的选穴规律.结果①共纳入文献87篇,针刺处方146首,涉及穴位104个.②针刺治疗......

    作者:陈爱文;李亚娟;马文;沈卫东 刊期: 2017- 06

  •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收集41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①41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21例(77.9%),幽门螺杆菌阴性者91例(22.1%).②慢性胃炎患者证型以脾胃湿热(30.1%)和脾胃气虚(29.4%)为常见,约占60%;其余依次为湿浊中阻(16.3%)、肝胃不和(8.7%)、肝胃郁热......

    作者:赵钢;冯媛媛;刘宣;刘宁宁;周利红;王炎;邓皖利;李琦 刊期: 2017- 06

  • 杨志敏运用经方以扶正托透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介绍杨志敏教授以因势利导、扶正托透为思路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认为罹患该病久治难愈者,多伏邪在里,据疹出特点及变化,先后使用当归四逆汤、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等经方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管桦桦;王琛;张晓轩;老膺荣 刊期: 2017- 06

  • 论“以味选方”

    从五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五味所利、五利所害、方有五味、临床实践等几个方面,论证“以味选方”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与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史欣德 刊期: 2017- 06

  • 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应用与发展

    气血理论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施杞教授根据慢性筋骨病“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经络闭阻”的病机特点,形成了“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原则.以圣愈汤作为基础方,意在传承“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伤科学术精髓,并形成了以益气化瘀为核心的13个协定方.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以气为主”通过益气恢复气的推动、防御、营养等功能,可以调节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细胞增殖、延缓细胞凋亡、促进基质蛋白多糖......

    作者:王拥军;梁倩倩;崔学军;李晨光;莫文;胡志俊;唐德志;舒冰;卞琴;叶秀兰;叶洁;李晓锋;王晶;王腾腾;赵东峰;徐浩;唐占英;杨燕萍;张岩;卢盛;赵永见;施杞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