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上海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2期文章
  • 瓜蒌-牡蛎药对应用探微

    从清热生津、通利小便、软坚散结三个方面对瓜蒌一牡蛎药对进行阐述.清热生津多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更年期综合征、2型糖尿病之阴虚火旺证;通利小便一般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水肿之本虚标实证;软坚散结多用于甲状腺肿大、肿瘤之阴虚火旺、痰浊结聚证.......

    作者:许逊哲;赵兴强;吴人杰;蒯仂;吴中平 刊期: 2017- 02

  • 中医“证”描述了非稳态负荷的类型——兼论病证关系(上)

    中医病、证、症均是病因引发的单个或复合因果事件流全景中某些连续事件(事件族)的概括,借此理论框架,能对病、证、症的核心指称范围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大致判断.中医证描述的范围和西医学近来提出的非稳态负荷(allostaticload)描述的范围大致相当,证描述了非稳态负荷的类型.中医学历史上各种关于证的学说,实际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它们针对的是机体整体调节适应性变化及伴随损伤连续过程的不同阶段.中......

    作者:黄建华 刊期: 2017- 02

  • 郁证发微(十九)——郁证健忘论

    探讨因郁致病的健忘证治.郁证性健忘的范畴包含现代医学抑郁、焦虑、神经症的记忆减退,但一般不包括器质性疾病、增龄相关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各种痴呆所致之记忆减退;其主要由情志因素引起,中医病机包括心脾亏虚、心肾不交、肝失疏泄、瘀血痰浊.同时分析郁证性健忘的临床特征及古今治疗方药.......

    作者:蒋健 刊期: 2017- 02

  • 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引流术

    建议积极探索和发展“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引流术”.采用射频消融技术造成肿瘤中心组织变性坏死,继而将变性坏死组织粉碎后冲洗引流出体外,以减少热变性所引发的渗出和坏死组织所释放的有害物质;所形成的肿瘤内空腔,使肿瘤失去外向扩张的支撑,转而向内塌陷、实现组织重构,进而可腔内给予低温中西药物,进行复合治疗方案及整体综合治疗.对于体积较大的肿瘤,可重复以上的治疗,以期逐渐缩小肿瘤体积,终根治.同时介绍“实体瘤......

    作者:方肇勤;潘志强;卢涛;梁龙龙;王晓敏;吴中华 刊期: 2017- 02

  • 抓主症是方证辨证的重要方法

    《伤寒论》是疾病总论,由其所产生的经方医学是“研求患病机体的普遍反应规律,并在其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胡希恕).而临床诊治的具体方法即方证相对应的随证治之.这一诊治方法和疾病分论的“治病必先议病,识病然后施药”(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用药》)之法截然不同.其不同点在于“抓主症”的目标对象不一样.......

    作者:娄绍昆 刊期: 2017- 02

  • 从“百病生于气”论柴平汤治疗胃脘痛

    “百病生于气”明确指出气机紊乱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与气的运动关系密切.胃脘痛为常见脾胃系疾病,在治疗胃脘痛过程中应注重调理气机.柴平汤具有燥湿和中、调节气机之功效,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

    作者:孟庆岩;常兴;张庆祥 刊期: 2017- 02

  • 一体两翼 继承创新——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施杞教授

    施杞教授从事中医学教育五十余载,立德树人,为人师表.长期探索研究生和师承教育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提出“一体两翼,六项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人格养成为基本,“六情”教育为导向,“三路”育人为途径的立德树人理念.提倡学科发展应注重人才培养,紧密围绕“临床难点、学科热点、中医药特点”开展科学研究,注重流派传承,善于将研究成果反哺教学,注重双向转化.......

    作者:李晓锋;莫文;胡志俊;王腾腾;王拥军 刊期: 201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