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
吴银根运用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经验
总结吴银根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经验:以平为期,平衡标本正邪与动静升降;注重辨痰、辨咯血及辨兼病.并举医案3则以说明.......
作者:方泓;唐斌擎 刊期: 2010- 01
-
连建伟外科病治验举隅
连建伟教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主任委员、第三批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医术精湛,临床上擅长以调和中焦方法治疗内科疑难病.连教授认为中医治病当以辨证为要,外科疾患虽见症于体表,然四诊合参,细审其因,司外揣内,采用调理中焦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疗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兹举其外科病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作者:莫家舜;连建伟 刊期: 2010- 01
-
益气化瘀为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为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463例糖尿病性足溃疡患者,采用益气化瘀为主的综合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分期辨证论治,外治以祛瘀化腐、补虚活血生肌法中药,注重煨脓祛腐法、煨脓长肉法运用以保持疮面湿润.观察刨面愈合情况及截肢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1.58%,痊愈率为65.87%,截肢率为5.62%,截趾率(致残率)为10.37%,......
作者:阙华发;唐汉钧;向寰宇;刘晓鸫;王云飞;徐杰男;邢捷;张臻;沈亮;单玮 刊期: 2010- 01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辨证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肝癌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信号特征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1例肝原发癌与转移癌患者根据中医四诊合参分为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肝胆湿热型,在磁共振图像上观察肿瘤结节的形态、大小,肿瘤DWI信号改变,血管受侵改变,占位征象及周围器官侵犯转移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①中医证型与磁共振观察的肿瘤形态有一定相关性(P......
作者:王嵩;张世界;李琼;张建军;马国骏 刊期: 2010- 01
-
陆金根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经验
结合验案介绍陆金根教授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经验.二便不调、水肿疼痛及创面愈合缓慢为肛肠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治疗以益气、祛瘀、健脾为主.......
作者:王琛;郭修田;梁宏涛;姚一博 刊期: 2010- 01
-
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瞬时波强及血管弹性研究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评估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弹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roSoundAlpha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3例正常人股动脉瞬时波强负向波面积及血管弹性相关指标.结果糖尿病组的股动脉负向波面积(NA)、管径面积(NAD)值高于对照组(P......
作者:银浩强;肖沪生;彭欣;徐芳;任亚娟 刊期: 2010- 01
-
经方大剂量探索
时下中医逐渐失去治疗急症阵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临床疗效为何难以提高?与经方在传承中出现了重大失误不无关系.而经方大剂量是如何被挖掘出来的?经方大剂量到底适用于什么情况?试分析如下.......
作者:仝小林;吴义春;穆兰澄;姬航字 刊期: 2010- 01
动态资讯
- 1 祛瘀解毒益气方对脓毒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 2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的临床运用
- 3 桂枝茯苓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初探
- 4 慢性胃炎用调气活血法治疗后的胃动力变化--附86例患者胃排空功能疗效分析
- 5 截敏祛风2号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 6 刘柏龄手法治疗腰部疾患临床经验
- 7 眼科疑难病验案举隅
- 8 宣清降逆法辨治感冒后咳嗽55例
- 9 痛泻要方治疗肝脾不和型经行泄泻的组方分析
- 10 温针治疗髌下脂肪垫炎疗效观察
- 11 复方祛风止痛膏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研究
- 12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 13 慢性肾衰竭大鼠心脏重塑与肾心宁及其拆方的干预作用
- 14 扶正抑瘤颗粒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15 促愈汤改善混合痔术后疼痛和水肿的临床观察
- 16 参芪五味子颗粒协同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17 郁证发微(三)——郁证治疗论
- 18 泻肺活血通腑中药结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期临床观察
- 19 三氧化二砷大椎穴注射对哮喘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 止喘胶囊对哮喘大鼠气道TGF-β1信号转导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