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
问卷(量表)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问卷(量表)法与中医问诊的内容相似,中医界引进了不少国外的问卷(量表),也自行设计了一些问卷(量表),主要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的评价,症状收集、证候诊断,心理、情绪状态的评定等方面.......
作者:刘国萍;王忆勤 刊期: 2007- 10
-
口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从口腔给药特点、药物在口腔的吸收、口腔给药的新剂型等方面,综述近年来口腔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作者:谢燕;袁秀荣;李国文 刊期: 2007- 10
-
《伤寒微旨论》探微
以《永乐大典》所辑北宋医家韩祗和《伤寒微旨论》资料为依据,就其书中有关外感热病病机、病名、汗下温三法、阴黄证治、蓄血证治等内容进行研究.认为本书是第一本阐发仲景学术思想的专著,勇于创新,发仲景未尽之意,丰富了外感热病学的理论与临床.开宋代研究《伤寒论》之风气,是一本阐发仲景学说的重要著作.......
作者:程磐基 刊期: 2007- 10
-
健脾理气中药对荷B16黑色素瘤小鼠肝转移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中药对C57BL/6小鼠肝转移的干预作用.方法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荷瘤组、脾虚荷瘤组、中药荷瘤组、中药脾虚荷瘤组,每组各10只.以异位接种法在C57BL/6小鼠中建立B16黑色素瘤肝转移模型.空白组、荷瘤组予灌胃冷开水,脾虚荷瘤组灌胃大黄合剂,中药荷瘤组灌胃健脾理气合剂,中药脾虚荷瘤组予灌胃大黄合剂与健脾理气合剂.连续给药12d,停药后次日将所有动物脱椎处死,眼球摘除法......
作者:陈颢;陈震;屠红;刘鲁明;宋明志;于尔辛 刊期: 2007- 10
-
蔡淦调治慢性胃肠病膏方特色
蔡淦教授善用膏方调治慢性胃肠病.收集蔡淦教授治疗慢性胃肠病的244张膏方,探讨其处方用药经验,并举膏方医案1例.......
作者:刘晓谷;杨贵元;蔡淦 刊期: 2007- 10
-
张镜人膏方调治肺系疾病精要
张镜人教授善于运用膏方调治多种疾病,以用药轻灵为其特点.在治疗肺系疾病时主张甘寒凉润、升降并举、润燥相伍、重视中土,取得较好疗效.并举膏方医案2则.......
作者:朱凌云;秦嫣 刊期: 2007- 10
-
凌耀星治疗积证的经验
凌耀星教授是全国著名老中医、全国著名的《内经》研究专家.从事《内经》研究数十年,深得经旨,结合临床实践对于积证治疗有独到的经验.......
作者:王丽慧;周国琪 刊期: 2007- 10
-
《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成书及主要内容——评罗知悌对金元医学发展的贡献
分析清抄本《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的成书情况与主要内容,认为此书是朱丹溪晚年追述其师罗太无口授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治法,由弟子笔录而成.罗知悌是刘、张、李三家医学成就的优秀继承者,也是丹溪学派的奠基者,其在金元医学史中的重要作用与学术地位不容忽视.......
作者:任宏丽;张如青;段逸山 刊期: 2007- 10
-
试论中药方剂配伍-代谢关系
配伍是方剂发挥药效的关键,其内在的物质基础是配伍与其有效成分体内代谢特征之间存在着的对应关系,即方剂配伍-代谢关系.以双黄连复方为实例,通过对双黄连复方和黄芩单方中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灌胃给予不同组合配方后药代动力学的比较,初步揭示中药双黄连复方方剂配伍-代谢关系.方剂配伍-代谢关系的研究对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年平;都广礼;狄斌;刘文英 刊期: 2007- 10
-
探源、求实、发挥——刘祖贻治学三境界
刘祖贻于1937年出生于湖南安化中医世家,幼承庭训,为第9代传人.1958年入湖南中医进修学校深造,1961年师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李聪甫研究员.......
作者:周慎 刊期: 2007- 10
动态资讯
- 1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对伤寒学的贡献
- 2 川芎挥发油稳定性考察
- 3 肠胃清抑制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的实验研究
- 4 外洗方治疗慢性甲沟炎/复方三黄粉外敷治重度褥疮/消瘿膏外敷治疗甲状腺肿
- 5 宋代药膳及临床应用
- 6 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7 《症治析疑录》特色探析
- 8 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9 赶山鞭黄酮化合物抗PC12细胞DNA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 10 立足临床 与时俱进--世纪之交的回顾与感悟
- 11 钩藤及其复方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 12 浮刺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
- 13 传播科学思想推进科技创新
- 14 益气化瘀方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凋亡的影响
- 15 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消炎灵洗剂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 16 胃源性眩晕辨治
- 17 膏药
- 18 中药结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卵巢功能早衰临床观察
- 19 沈丕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经验
- 20 上海市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FRAXTM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