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
玉屏风散对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疾病Th1/Th2平衡的影响
通过观察系统性呼吸道变态反应模型小鼠脾脏T辅助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Th1/Th2失衡以及玉屏风散对其的影响.30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玉屏风散治疗组和模型组.建立用OVA刺激激发的上下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CD3+、CD4+以及细胞内IFN-γ和IL-4,治疗组在激发同时给予玉屏风散腹腔注射(2000mg/kg,7d).结果显示,系统激发动物模......
作者:顾珺;蒋瑾瑾;沈朝斌;陆磊;戴强;谢匡成;王裕发 刊期: 2005- 07
-
乳宁冲剂及拆方对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影响
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乳宁冲剂及其拆方对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选雌性BALB/c裸鼠,以对数生长的体外培养的MDA-MB-435高转移乳腺癌细胞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乳宁冲剂组、乳宁冲剂拆方温肾组、乳宁冲剂拆方疏肝活血组、三苯氧胺组(TAM组)、环磷酰胺组(CTX组),给药7周后记录移植瘤直径、瘤重,解剖显微镜下计数肺转移结节,病理切片观察肺转移灶大小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瘤组织细胞周期.结果:乳......
作者:薛晓红;刘胜;杨新伟;陆德铭 刊期: 2005- 07
-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通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抑制心肌重构、抗氧化应激、调控神经内分泌、调控细胞因子、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免疫功能等8个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概述.......
作者:郎中云;方显明 刊期: 2005- 07
-
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客观化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现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文献作回顾分析,以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提供一些新方法和新思路.......
作者:罗玮敏;张继东 刊期: 2005- 07
-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主要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了总结,并对该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作者:崔健;施松善;王顺春;王峥涛;林景超 刊期: 2005- 07
-
《伤寒论》痞证辨治规律探讨
探讨对痞证的辨证施治规律.认为将痞证分为虚寒、实热与邪实正虚,并对各型痞证提出了相应的治则与方药.反映出张仲景治疗痞证的辨证思路与方法.......
作者:朱绯 刊期: 2005- 07
-
关于发展中医等问题的思考
上海中医药杂志创刊五十周年了.我是1956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学习中医的,也将近五十年了.我从一名不懂中医的中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老中医,对中医今后的发展问题也在不断地思考.以下这些看法供同道们一起讨论.......
作者:夏翔 刊期: 2005- 07
-
对中药临床药学研究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中药临床药学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学科,在中医药防病治病方面占据重要的地位,用现代先进的技术研究中药,对于充分发挥药效和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临床用药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依据.本文对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以便更好地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刘心萍;邢加慧;张晓景 刊期: 2005- 07
-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对伤寒学的贡献
方有执力主错简重订,认为伤寒应以六经为纲,六经则以太阳为纲,而太阳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纲.将风寒中伤营卫之说提到整个伤寒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来认识,深刻地提示了伤寒病的发病、传变、转归的规律,这是对伤寒学的发挥.......
作者:张星平;肖莹 刊期: 2005- 07
动态资讯
- 1 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SDF-1α、CysC及肾脏血管超声影响的临床观察
- 2 中药痤疮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 3 藻酸钙伤口敷料加生肌散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作用
- 4 单味苍术治疗胃下垂
- 5 抗甲方辨治甲状腺结节98例临床观察
- 6 治疗水肿良方1则
- 7 祛风活血治头痛
- 8 苍龟探穴法针刺承山穴治疗腰椎源性便秘
- 9 痰热清注射液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 10 燮理阴阳法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临床经验
- 11 舒心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临床疗效观察
- 12 知柏地黄丸对抑那通诱导特发性性早熟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
- 13 胃舒胶囊结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35例
- 14 183例中风后遗症的康复综合疗法
- 15 湿疹外洗方汽雾透皮治疗手部湿疹临床观察
- 16 蔡小荪以分期类方、化瘀为要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撷英
- 17 重镇类药物作用特点分析
- 18 血清高半胱氨酸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 19 陈锐深辨治晚期乳腺癌的方法与思路
- 20 便秘常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