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1 总体要求 稿件一般应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在稿件的首页脚注第一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包括图、表)、结论、参考文献等项目。如有关研究属于课题项目,需将项目名称、编号在稿件的首页以脚注的形式标明。
2 题名 题名应简洁,一般20个字左右,不超过26个字。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
3 作者署名和单位 作者单位和署名应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在论文首页脚注第一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最高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内容。
4 摘要 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形式采用结构式,包括目的(阐明研究的背景和设想、目的)、方法(必须包括材料或对象,应描述课题的基本设计方法,如分组方法、治疗干预方法、观察方法、统计学方法等)、结果(应列出主要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统计学结果)、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小结,说明其价值或意义,叙述要客观、真实、准确)。
5 关键词 各类文稿均须标注关键词,一般为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关键词的选择要规范、准确,可以参照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有关系列名词选词。
6 图表 插图和表格应具有足够的自明性信息,并注意勿与正文内容重复,应有简要的图题和表题。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内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等),可在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
7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的使用应标准化,一般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并推荐使用的规范化的医药名词。
8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规定,来稿要求正确使用和书写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9 统计学术语及符号 稿件如涉及统计学,应说明具体的统计学方法,有关名词及符号以国家标准GB-T3358.1-1993为准,符号一律用斜体,大小写应写清楚。如均数±标准差用(x±s)表示,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样本均数用英文小写n,概率用英文大写P。
10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按引文先后顺序统一列于正文最后,并在正文引用处外加方括号标注文献顺次号。每条参考文献的作者、题名、出处、出版年、卷、期及页码等项目要齐全。
上海中医药杂志影响因子
上海中医药杂志发文量
上海中医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
曲直汤治疗风湿病验案
曲直汤临证应用当以肝虚、肢痛及左部脉微弱等为辨证要点,并举治疗颈椎病、痛风性关节炎及退行性骨关节炎3则验案以说明.......
作者:胥晓芳 刊期: 2005- 12
-
长针疗法探讨
探究长针疗法的理论以指导临床实践.论述长针疗法所使用针具的命名、操作方法、功效、临床应用、现代研究、典型病例及体会.长针疗法对一些疑难病、顽固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代朴丁;李伟艺;邓建民;陈哲 刊期: 2016- 02
-
徐小圃、徐仲才“温阳九法”探析(一)
徐小圃、徐仲才父子注重扶阳,临证常用“温阳九法”,即温潜法以温肾潜阳,温解法以助阳解表,温培法以温肾健脾,温清法以温阳清热,温泻法以扶正泻浊,温化法以温阳化湿,温和法以扶正理脏,温滋法以潜阳育阴,温固法以温阳固涩.并举典型医案以说明.......
作者:徐蓉娟;葛芳芳;姜宏军 刊期: 2012- 04
-
三七皂苷R1抑制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索三七皂苷R1抑制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将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三七皂苷R1组(25μg/g).正常组及模型组接受溶剂治疗.腹腔注射8周进行干预.通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及脂质沉积相关改变.提取肝脏组织总RNA,采用Real-timePCR分析肝脏PPARγ、LXRα、ABCA1和SRBI基因......
作者:熊敏琪;陈瑜;张腾 刊期: 2018- 05
-
问卷(量表)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问卷(量表)法与中医问诊的内容相似,中医界引进了不少国外的问卷(量表),也自行设计了一些问卷(量表),主要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的评价,症状收集、证候诊断,心理、情绪状态的评定等方面.......
作者:刘国萍;王忆勤 刊期: 2007- 10
-
疫痘伏温,先知之妙——从《温病条辨》探析吴鞠通的五运六气思想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深谙五运六气之理,他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在《温病条辨》中对温病发病诊治等作了全面的论述.本文从运气不同、疫病寒温各异,辨证治疫、注意温凉,岁气君火、易发伏暑,痘本温病、治在求本四个方面对吴鞠通的辨治温病的五运六气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现今研究运气对温热性疾病的影响、诊治及全面了解吴鞠通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作者:胡亚男;李萍;苏颖 刊期: 2017- 03
-
鹿茸多肽对微波辐射致小鼠卵巢次级卵泡发育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鹿茸多肽(VAP)对微波辐射所致小鼠卵巢次级卵泡发育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5只8周龄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微波辐射组(MR组)、MR+低VAP组、MR+中VAP组、MR+高VAP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小鼠进行5mW/cm2强度的微波辐射30天;然后MR+低VAP组、MR+中VAP组、MR+高VAP组腹腔注射VAP30天,剂量分别为1.5mg·kg-1·d-1、......
作者:潘晓燕;王喜艳;钟秀红;孙占轩;臧梦桐;孙建欣;吕士杰 刊期: 2015- 09
-
辽南野生柴胡醋炙前后质量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柴胡醋炙前后的质量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柴胡的醋炙机理提供参考,并为辽南野生柴胡的开发利用做一些前期基础工作.方法利用HPLE等方法,按照(2005版)规定的质量标准指标,对辽南野生柴胡醋炙前后的醇浸出物、灰分、柴胡皂苷(以柴胡皂苷a为主要指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醇浸出物含量:北柴胡醋炙前为11.40%,醋炙后为13.88%;南柴胡醋炙前为11.79%,醋炙后为13.15%.灰分含量:北柴胡醋......
作者:潘燕;高明;于春晖 刊期: 2009- 09
-
中医冬病夏治社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菜单式服务方案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冬病夏治社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菜单式服务方案的疗效.方法将320名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试验组给予夏季敷贴、穴位注射等菜单式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期均为1年.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急性发作情况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预防性治疗平均总费用及药物预防费用等均低于对照组(P<0.0......
作者:陈璐;陈家应;徐忠敏;沈伟珍;陈中萍 刊期: 2007- 10
-
著名专家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介绍叶任高、方药中、时振声等著名中医专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其辨证论治、灌肠法、外治法以及单味专药研究运用的经验.......
作者:聂莉芳;韩东彦 刊期: 2006- 08
动态资讯More >
- 1 “元气通”中药药枕熏蒸预防颈椎病对照观察及疗效评价
- 2 短杠杆微调结合针刺推拿治疗骶髂关节紊乱46例
- 3 障翳散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 4 急重症发热治验4则
- 5 王国三临床用药经验
- 6 脑卒中后癫痫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7 小柴胡汤和当归芍药散单方及合用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8 复心汤对心力衰竭大鼠PI3K-Akt-GSK3β通路的影响
- 9 苦瓜降糖多肽研究进展
- 10 骨碎补水煎液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影响
- 11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2 清营化瘀颗粒治疗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 13 舒心饮治疗30例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 14 腹部经穴推拿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蛋白表达的影响
- 15 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研究现状
- 16 丹参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 1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研究
- 18 哈孝贤辨治妇科疾病验案3则
- 19 慢性肾衰竭大鼠心脏重塑与肾心宁及其拆方的干预作用
- 20 和脉合剂中葛根素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