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上海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3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276/R

邮发代号: 4-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上海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1334
  • 国内刊号:31-1276/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中医药杂志介绍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本刊栏目设置
杏林漫道、信息窗、学科新探、临证承启、经方纵横、临床试验、实验研究、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国际药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刊物
上海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上海中医药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总体要求 稿件一般应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在稿件的首页脚注第一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包括图、表)、结论、参考文献等项目。如有关研究属于课题项目,需将项目名称、编号在稿件的首页以脚注的形式标明。

  2 题名 题名应简洁,一般20个字左右,不超过26个字。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

  3 作者署名和单位 作者单位和署名应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在论文首页脚注第一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最高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等内容。

  4 摘要 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形式采用结构式,包括目的(阐明研究的背景和设想、目的)、方法(必须包括材料或对象,应描述课题的基本设计方法,如分组方法、治疗干预方法、观察方法、统计学方法等)、结果(应列出主要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统计学结果)、结论(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小结,说明其价值或意义,叙述要客观、真实、准确)。

  5 关键词 各类文稿均须标注关键词,一般为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关键词的选择要规范、准确,可以参照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有关系列名词选词。

  6 图表 插图和表格应具有足够的自明性信息,并注意勿与正文内容重复,应有简要的图题和表题。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内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等),可在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

  7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的使用应标准化,一般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并推荐使用的规范化的医药名词。

  8 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规定,来稿要求正确使用和书写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9 统计学术语及符号 稿件如涉及统计学,应说明具体的统计学方法,有关名词及符号以国家标准GB-T3358.1-1993为准,符号一律用斜体,大小写应写清楚。如均数±标准差用(x±s)表示,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样本均数用英文小写n,概率用英文大写P。

  10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参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按引文先后顺序统一列于正文最后,并在正文引用处外加方括号标注文献顺次号。每条参考文献的作者、题名、出处、出版年、卷、期及页码等项目要齐全。

期刊引用
上海中医药杂志影响因子
上海中医药杂志发文量
上海中医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上海中医药杂志往期文章
  • 益气复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病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益气复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复智颗粒)32例和对照组(脑复康)30例.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组都能显著升高SOD含量,降低MDA水平(P<0.05或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益气复智颗粒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脑复康(P<0.05或P<0.01).......

    作者:周建英;刘涛;孙长春 刊期: 2005- 03

  • 陆德铭辨治口腔扁平苔藓经验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非感染性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主要发生在颊黏膜、舌及牙龈等部位,病变大多左右对称,可呈条纹状、斑块状白色损害以及黏膜糜烂、萎缩等多种表现,伴有疼痛,病情迁延[1],也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本病与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全身疾病等因素有关,但确切机制不详[2];目前西医主要用糖皮质激素和维甲酸类药物治疗,但不易完全治愈,复发率高.......

    作者:葛茂军 刊期: 2012- 04

  • 改良长蛇灸治疗阳虚质亚健康患者57例

    目的观察改良长蛇灸对阳虚质亚健康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将113例阳虚质亚健康状态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给予健康教育、饮食和心理调摄等基础干预措施,治疗组加用改良长蛇灸.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阳虚质亚量表、疲劳量表(FS-14)、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57......

    作者:丰芬;阎博华;张晓舒;李勤;刘罗冀 刊期: 2014- 07

  • 穴位敷贴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芥子散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仅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发作期同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外,还于三伏天给予自芥子散穴位敷贴治疗;治疗后连续3年用蔡氏COPD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2008年生活质量量表总分较2006年降低(P......

    作者:齐昌菊 刊期: 2010- 04

  • 王清任“五逐瘀汤”在妇科临床中的运用

    综述近年来王清任五种逐瘀汤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五逐瘀汤”在月经失调、妊娠病、产后病、杂病中均有应用,其中血府逐瘀汤可治疗多种妇科气滞、瘀血病,通窍活血汤善治头部损伤致月经失调病症,少腹逐瘀汤善治寒凝血瘀型妇科病,膈下逐瘀汤善治气滞血瘀型痛经.......

    作者:徐梅;赵莉;张婷婷;王唯迪;谭丽;曹阳 刊期: 2012- 01

  • 中医辨证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体会

    通过以中医中药治疗上海的8例非典患者,体会到中医温病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治非典有临床实用性,以及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非典的重要意义.......

    作者:余小萍;石克华;宋文宝;张惠勇 刊期: 2003- 11

  • 五味子多糖对微波辐射生精障碍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对微波辐射致生精障碍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五味子多糖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每组小鼠每天给予1450MHz、50mW/cm2的微波照射1h,连续12天,制备微波致生精障碍小鼠模型.模型制备后,五味子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五味子多糖100、200、400m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N......

    作者:赵东海;马嫣妍;王洪羽;李浩亮;马帅 刊期: 2015- 11

  • 何新慧运用“和理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探讨何新慧教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多种因素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常,提出“脾胃诸疾,治宜和理”的观点,即顺应脾胃的生理特性,从升降、气血、寒热、虚实等方面入手调其不和,并注重调肝以和脾胃,使中焦恢复“中和”状态.治疗慢性胃炎以自拟“和胃清化汤”随症加减.并附验案2则.......

    作者:蔡珏;何新慧;孔祥亮 刊期: 2016- 12

  • 特发性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所致黄斑水肿治验1则

    黄斑部视网膜前膜是一种位于视网膜内界膜与玻璃体膜之间,以细胞增生形成纤维膜为主要病变的疾病.视网膜表面增生形成的纤维化膜,可发生在视网膜的任一部位,如发生在黄斑及其附近则称为黄斑视网膜前膜,简称黄斑前膜[1].大多数黄斑前膜的发病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黄斑前膜,常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均可发病,多为单侧,20%为双侧[2].约70%的病眼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0.5以上的中心远视力,但也有部分眼病......

    作者:朱华英;刘新泉 刊期: 2013- 03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61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患者予祛风养血汤内服结合外用牛皮癣酊、黄连膏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8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95.1%.结论祛风养血汤内服结合外用牛皮癣酊、黄连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疗效良好.......

    作者:马利斌 刊期: 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