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主办,1955年6月创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指定中文期刊”。本刊以“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本刊注重栏目的设置,因为它既是从事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作者、读者与编辑进行交流的“眼睛”,更是我们共同辛勤耕耘的“园地”。
颈椎病的隐形警报:你中招了吗?
时间:2025-08-05 10:22:00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常被头痛、头晕、肩颈疼痛困扰,却误以为是普通疲劳。殊不知,这些症状可能是颈椎病发出的警报。这种疾病虽不传染,但高强度的伏案工作、熬夜和久坐不动等习惯,正让它像“隐形流行病”一样在职场和年轻群体中蔓延。
当颈椎开始“抗议”
早期的颈椎病常表现为颈部肌肉酸胀、疼痛,尤其长时间低头或久坐后症状加剧,仿佛有人用钝器持续敲打后颈。部分患者会出现手臂麻木、乏力,甚至拿水杯时突然手软,这是神经根受压的典型信号。更严重者可能伴随头痛或视觉障碍,转头时疼痛如电流般从颈部窜向肩背。这些症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颈椎长期超负荷运转后的系统性崩溃。
谁在“喂养”你的颈椎病?
研究显示,长时间伏案工作是首要诱因。保持低头45度的姿势时,颈椎承受的压力相当于挂了一个30斤的重物,相当于让一个7岁小孩整天骑在脖子上。熬夜则像慢性毒药,睡眠不足会加速颈椎间盘退变,使本应弹性十足的“减震垫”变得像风干的橡皮。而久坐不动更是一场静默的破坏,肌肉长时间僵直会导致血液循环恶化,如同生锈的齿轮强行转动。这些因素叠加,最终让颈椎从“亚健康”滑向器质性病变。
科学应对:别等疼痛“爆炸”才行动
对于早期患者,85%以上可通过保守治疗显著改善。一般治疗是基石:调整电脑屏幕至视线平齐,使用记忆棉枕头,每小时做2分钟“米字操”(用下巴写米字),这些细节如同给颈椎安装“防震系统”。急性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但药物只是“消防员”,长期仍需依靠行为矫正。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则需考虑手术干预——这如同对变形塌陷的桥梁进行结构性加固。
预防胜于治疗的关键在于打破“静态陷阱”。建议采用20-20-20法则:每20分钟站立活动20秒,同时远眺20英尺外景物。夜间睡眠时,在膝盖下垫枕头保持颈椎自然曲度,相当于给脊柱“充电”8小时。这些措施看似微小,却是阻止颈椎病进展的“黄金防线”。记住,你的颈椎不是钢铁之躯,它需要你在日常中给予温柔以待。